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论村官腐败的现状、问题及对策(2)

来源: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8-0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是民主的保障,是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之路。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,量才所用,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权责体系,使权力分散又互相制约,进而降低村官
是民主的保障,是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之路。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,量才所用,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权责体系,使权力分散又互相制约,进而降低村官腐败的可能性。(四)完善监督体制1.完善监督体制,使监督具有独立性权利监督的缺失,容易滋生腐败。政府要完善监督体制,使监督具有独立性,加强监督主体的法律地位,建立监督主体的信息沟通体制,使监督聚合力量更强,切实发挥监督的作用。2.监督主体多元化除党和政府的内部监督外,加强各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组织群体、社会公众的监督,尤其加强公众的监督,其灵活性与适应性是其他监督方式所不具备的。监督主体的完善与加强是保障村官“勤政、廉政”建设的重要举措。3.完善监督举报制度,将权力运行在阳光下通过设立举报箱、开通举报热线、网络检举等方式,完善监督举报渠道,对于官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党政纪律规范的行为,公众可以进行维权举报。(五)加强引导,树立正确价值观毛泽东曾经说过“掌握思想教育,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”,由此可见思想教育的重要性。对于村官进行定期培训,提高其政治素养,加强其法制观念,使村官能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念,同时通过设立廉政文化中心、举办廉政活动、名言警句条幅等形式增强干部和群众的廉政文化意识,还可以加强乡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村官之间定期交流经验与心得,使村官在廉政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(六)加大惩处力度加大惩处力度,执法必严与违法必究是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,对村官腐败绝不姑息,不论腐败程度高低,一经发现,严惩不贷,并将处罚结果公之于众,对于其他官员,也会起到警示作用。合理分工,明确官员的责任与义务,完善责任追究制度,将打击与反腐进行到底。(七)官员聘任制改变村官终身任职制,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,任期将满,举办民主选举大会,选出百姓心中的好官继续为民服务,有利于保持官员的清正廉洁,避免长期在职导致专权,从而发生腐败行为,将腐败扼杀在摇篮里。五、结语从我国村官腐败的现状来看,建立起全方面的法制监督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一方面,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,并且逐渐加大处罚力度,重点打击腐败利益关系网;另一方面,社会要通过各渠道关注并监督村官工作,村官自身要提升素养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;最后,民众要提升政治参与度,加大对村官腐败的检举和监察力度,促使村官真正地为民服务,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参考文献:[1]汪为进.村官腐败的根源与应对策略[J].重庆科技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9(09).[2]胡跃.村官腐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[J].甘肃农业,2010(05).[3]方继玲.我国“村官”腐败的防止问题研究[D].河南大学,2012.[4]陈明扬.制度建设视角下的村官腐败防范问题研究[D].东北师范大学,2014.[5]蒋红中.“村官”涉土腐败问题研究[D].江南大学,2015.[6]覃若兰.X县村官腐败的治理对策研究[D].重庆大学,2014.[7]刘爱军.村官腐败的预防及治理研究[D].南京农业大学,2013.[8]张广前.广东省“村官”违纪违法的防范机制研究[D].华南理工大学,2012.[9]贾哲.多角度监督视野下“村官”腐败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[D].山东大学,2011.[10]张丽娜.我国农村基层腐败防治探究[D].广州大学,2013.[11]尚晓晓.村官腐败原因探析及其规制[J].湖南警察学院学报,2016(01):13-22.[12]张慧,吴艳晓.村官腐败问题探究[J].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,2011(01):131-133.[13]周庆智.关于“村官腐败”的制度分析――一个社会自治问题[J]. 武汉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5(03):20-30.

文章来源: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qkjxyxb.cn/zonghexinwen/2020/0803/334.html



上一篇:严复的“信达雅”并非译事最高原则
下一篇: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

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|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|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|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|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重庆科技学院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